接着一口地吸着。
电话铃声响了。
邓小平拿起电话:“万里同志,你可真难找啊!
远方显现出万里打电话的画面。
万里:“小平同志!我的工作岗位是受旱灾最重的基层社队。如果不是您要我汇报有关情况,我现在还呆在社员家里开会研究怎么办呢!
邓小平:“先谈谈灾情。”
万里:“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八九个月没有下雨,受灾农田六千多万亩,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地区人畜用水发生困难,一些农民不得不赶着牲口到外省逃荒。”
邓小平:“看来,今年秋季基本上是绝收了?”
万里:“更为严重的是,秋种―尤其是冬小麦等农作物也难以进行。”
邓小平:“这不又影响来年的夏收了吗?”
万里:“是啊!为此,我们省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决定:‘必须尽一切力量,千方百计地搞好秋种,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’。”
邓小平:“有什么具体措施吗?”
万里:“有啊!省委根据全省抛荒地多的特点,作出了‘借地种麦’的决定: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,借给社员种麦种菜,鼓励社员多开荒,谁种谁收,国家不征统购粮,不分配统购任务。”
邓小平:“社员欢迎吧?”
万里:“欢迎!逃荒在外的社员听说‘借地种麦’的消息以后,他们又赶着牲口回来了。用社员的话说:今秋多种一拢‘保命麦’,明年就有一天粮。”
邓小平:“很好嘛!可以多借给社员一些土地,让他们都种上‘保命麦’嘛!”
万里:“阻力很大啊!有人在骂我万里是在变相地搞分田单干,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。”
邓小平:“你告诉这些只会给别人戴帽子的人,就说我邓某人说了:饿死人民,那就是在犯罪!”他拿起桌上的那本刊物,“我看了你们登在《新华社内参》上的文章:《农业计酬必须紧密联系产量》。该文讲的‘联产计酬,责任到人’这八个字,我看你是打了埋伏的。”
万里笑了:“这还能瞒得了你!”
邓小平:“把底牌亮出来吧!”
万里:“你是知道的,‘包产到户’这四个字是犯忌的,怎么办呢,我就把‘包产’改成‘联产计酬’,把‘到户’改成‘责任到人’。”
邓小平:“这也算是你万里的一大发明!你只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,中央就会支持你。”他挂上电话。
远方万里打电话的画面随之消失。
李秘书拿着一份文件走进:’“有关您访日的安排和材料外交部送来了。”
邓小平接过材料看了看:“行前,我要单独和廖承志同志谈一谈,请你安排一下。”
邓小平办公室的庭院
邓小平边走边问:“承志同志,听说你到今天,还有不少怨气啊!”
廖承志率直地:“是啊!你一生被打倒过三次,我一生坐过三次监狱。所不同的是,你嘛都是被自己打倒的,我嘛坐过两次是国民党的监狱,一次是咱们自己的监狱。”
邓小平:“明说吧,就是共产党的监狱。”
廖承志笑了:“对!我算了算,你三次被打倒的时间,和我这三次坐监狱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。”
邓小平:“再算算看,你我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间相比呢?”
廖承志:“那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!”
邓小平:“不要忘了!接下来,人家孙猴子不怨天,不恨地,一身正气跟着唐僧西天取经,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方成正果!”
廖承志顿悟:“我懂了!接下来,我们共产党人也必须经受九九八十一难,方能为中华民族杀出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血路来。”
邓小平:“所不同的是,我们不仅要去西天取经,而且过几天就要去东京访问,这也是一种取经。你生长在日本,是出了名的日本通,也是我这次访日的顾问,请你来的目的,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廖承志:“中日关系正常化,日本民间团体功不可没。因此,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些老朋友。”
邓小平:“是啊!你作为日本朝野都承认的朋友,一定要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这份深情厚谊带给他们。”
廖承志:“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缔造者是毛主席和周总理。其中,周总理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至尊的。因此,我们要借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》签订的机会,把主席和总理搭起的这座友谊之桥延续下去。”
邓小平:“我们就是去做这项工作的。”
廖承志:“你还希望我做些什么呢?”
邓小平:“利用你在日本的特殊身份,吸引更多的日本财团到中国投资。”
廖承志:“我尽力而为。”
邓小平:“上海宝钢将于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正式破土动工,我们要对日方的合作对象新日钢铁厂进行考察。到时,你也要出力哟!”
02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